倾诉星球 > 随笔杂谈 > 文章详情

【健康科普】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投稿:吾本天上人日期:2023-10-14 08:24:15人气:205+

【健康科普】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此外,<>33.4%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机心理依赖。总体上,抑郁、孤独、手机成瘾有随着年级增长...,接下来具体说说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1992年发起,今 年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 是“ <>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 ”。

一、概 述

【健康科普】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 ,高于成年群体,需要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此外, <> 33.4%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机心理依赖。 >

总体上,抑郁、孤独、手机成瘾有随着年级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住校或父母外出工作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郁、孤独、手机成瘾问题。袁宁特别提到,大约有一半的 心理障碍症状 首次发生在14岁以前。

二、 怎么区分正常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1
抑郁情绪的持续时间
一般人的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较短,很容易缓解;但抑郁症的情绪低落持续存在至少两周。
2
泛化的程度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天气不好情绪不高,或者被领导批评了心情不好,但一般过几天就好了,情绪会慢慢改善,能短时间自愈的属于抑郁情绪。抑郁症就会不断否定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有缺点,不可能完美,但抑郁症的患者只会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3
评估抑郁的程度
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与抑郁情绪不同,会对自我评价过低、经常有自责感或内疚感;甚至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4
有没有伴发性的症状
若患上抑郁症,患者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没有愉快感;精力减退或经常出现疲乏感;平常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明显下降。出现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等问题;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减退。

三、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1
儿童焦虑症
儿童焦虑症是指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并且影响到了当事人的社会功能。
其焦虑症有三种类型:
1、分离焦虑,儿童与依恋对象、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
2、社交焦虑,儿童与陌生人接触时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妨碍与同伴正常交往;
3、恐怖性焦虑,患儿总是提心吊胆地害怕可能遇到的事物或情景。
2
儿童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以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
其表现为对游戏活动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还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容易激动,有时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
3
儿童强迫症
主要表现为反复地、不合理地忧虑,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的危险以得到安心,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常伴有抑郁、焦虑。
4
儿童恐惧症
1、恐惧情绪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
儿童中最常见的是害怕动物、死亡、昆虫、黑暗、学校等。
2、 学校恐惧症
学习失败、受到批评、受到挫折常常为诱发因素 。
开始表现为上学很勉强,上学该走的时候不走;答应去学校,可以去学校,但有时到了学校就想办法逃离;
有时宁可待在家中学习做功课,而不愿意和老师同学在一起,可能伴随着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出汗、腹泻、尿急等躯体症状。
一天之中,早晨症状多而严重;星期一明显,双休日无症状;在家里一切正常,不会出现外出惹事生非等**行为。多见于5~7岁、11~14岁 儿童入学、升学的关键时期。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问题。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多动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6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是一类以社会交往障碍,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兴趣局限、重复刻板行为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神经发育性疾病。
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男女患病比例为4-9:1。它是一种全面发育障碍,致残率占到儿童精神残疾的首位。

四、 掌握心理健康七大标准 早诊断、早治疗

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入睡困难或睡得不安……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这些状况,所以对于孩子们的这些同类问题更容易忽视,觉得很正常。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界定是否患有抑郁症?相信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不少人。
“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1、智力正常、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转发自 心理精神科护理

以上就是【健康科普】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详细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倾诉星球其它相关文章!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吾本天上人"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798597546#qq.com(#改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sxq.cn/sbzt/baUj0nR6.html

Elva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Copyright www.qsxq.cn 【倾诉星球】 联系我们 |皖ICP备2021018307号-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