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星球 > 随笔杂谈 > 文章详情

9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离不开健全的家庭教育观)

投稿:爱如少年日期:2023-10-07 08:24:57人气:290+

9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

1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隔代育儿是一个普遍现象,但需要明确的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是父母。如果父母当了“甩手掌柜”,可能会为孩子未来的人生留下隐患。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也帮女儿...,接下来具体说说离不开健全的家庭教育观

调查显示,

不少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9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离不开健全的家庭教育观) 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

9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

家有孩子的,一定要看看。

01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靠前责任人

隔代育儿是一个普遍现象,

但需要明确的是,

孩子的靠前责任人必须是父母。

如果父母当了“甩手掌柜”,

可能会为孩子未来的人生留下隐患。

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也帮女儿带孩子,

但她事先和女儿说好:

孩子的靠前责任人必须是父母。

父母和孩子亲近,

才能培养好的亲子关系。

作为姥姥,

她只是来辅助他们

“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

孩子和自己的爸妈亲 ”。

02
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暴力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
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拒绝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社会暴力的根源,在于家庭。
有研究表明,
在家里遭受暴力特别多的孩子,
社会犯罪率更高。
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
他的原生家庭结构,
往往是有问题的。
03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教育孩子的前提,
首先要保护好孩子的尊严,
这比纠结对错更重要。
维护孩子的尊严,
教育才能达成效果。
作为父母,
不随意开孩子的玩笑,
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不在公共场所打骂孩子。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点——
过分谦虚也会伤害孩子的尊严。
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和别人聊天:
“我们家孩子不行。”
“比你家孩子差远了。”
这种对话,
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是在保护他的潜在力量。
*高明的教育,
是让你的孩子知道,
你以他为荣。
04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
记录了一段对话:
妈妈问女儿:“你要哪种冰淇淋?”
女儿回答:“我想要香草的。”
“有巧克力的。”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
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
真够怪的。”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
妈妈一直试图否认女儿的感受,
试图将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女儿头上。
她这样做,无疑是在告诉女儿,
你的想法是错的,你得听我的。
她对女儿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
如果 什么都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
05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相比于只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
有效陪伴、促膝交流等
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李玫瑾教授提出,
人的幼年需要心理抚养。
对孩子的心理抚养,
包括 情感、性格、观念、尊重 等,
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石,
能够决定孩子一生的品格。
孩子不是突然变“坏”的,
在那之前,
问题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冰山。
“我曾经遇到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
他们面对自己养大的孩子时,
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与可怕’,
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狂暴,
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
当他们把孩子领到我面前时,
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
他们已经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06
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
成绩往往具有一叶障目的效果,
以至于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
智力决定命运。
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能否考上名牌大学,
很少关注孩子的性格和品格培养。
真正决定命运的,是性格。
李玫瑾教授提出,
孩子的性格 训练 较好由父亲来完成。
孩子12岁之前,
父亲 需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可以培养孩子坚持一项运动,
在运动中进行性格培养。
早年的性格一旦形成,会终身稳定。
等到20岁、30岁,
再想要改变已经很难。
07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不要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
来贬低自己的孩子。
无论孩子多大,
最能治愈他们的,
永远是父母的认可。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父母分三种:
靠前种是无论你做什么,
他们都批评你;
第二种是无论你做什么,
他们都忽视你;
第三种是无论你做什么,
他们都鼓励你。
毫无疑问,
所有的孩子都想要最后一种父母。
优秀的家长,
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
08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很多教育问题,
看似出在孩子身上,
但“根”在大人。
家长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
有个爸爸喜欢喝酒,
每天工作之前,
他都会去镇上的酒馆喝一盅。
一天,下着鹅毛大雪,
他和平常一样哼着小曲向酒馆走去。
走着走着,
他总感觉后面有人跟着他,
回头一看,
原来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儿子顺着父亲的脚印跟了过来,
特别兴奋:
“爸爸,这雪多厚呀,
我正踩着你的脚印呢!”
儿子的话让他心里一震。
他想:
如果我去酒馆,
儿子会顺着我的脚印走,
也会找到酒馆。
如果我去其他地方呢?
然后这个父亲就改变了路线,
走向了镇子尽头的图书馆。
自那以后,
这位父亲改掉了喝酒的习惯,
再也没有去过酒馆。
一个好父亲不是能赚好多钱,
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做一个好榜样。
孩子不听我们的,他模仿我们。
父母的言传身教,
永远是最有力的教育。
09
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
真正幸福的人生并非千篇一律,
较好的教育,
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父母要做的,
是让柠檬更酸, 让苹果更甜,
而不是把柠檬变成苹果。
孩子的全面成长,
离不开健全的家庭教育观。
请转发给家人,
让孩子成长路上少走弯路

本文作者|徐典典,育儿专栏编辑,专注育儿和儿童心理学研究。

本文转载于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凝聚6000万个家庭,带给父母美好希望,让更多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

手绘设计|樊薇

请自查:十二个坏习惯影响孩子成长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我们的习惯也就最容易被孩子模仿。这其中有很多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带坏”了孩子。

下面小马老师列出了孩子最易模仿家长的12个坏习惯,老师们提醒家长要注意了哦。

01
1.自己勤俭,对孩子大手大脚

害处:

家长以为这是爱孩子,可这却可能让孩子学会奢侈、不懂回报和付出、没有良好的理财意识。

改变:

爱孩子不是给他昂贵的,而是给他合适的。从小教会孩子理财,懂得节俭的道理,才是给孩子较好的礼物。

02
2.没有礼貌

害处:

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学业、事业上,没有礼貌都会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改变:

审视自身言行,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言传和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03
3.带着孩子玩电脑和看成人节目

害处:

很多成人节目并不适合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认知,且长期看电视对孩子的发育不利。与看电视相类似,电脑辐射、强烈视觉和听觉 刺激也都会伤害宝宝,也容易造成颈椎等骨骼发育问题。

改变:

给孩子看节目或者玩电脑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发展阶段,内容健康,且小孩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也要严格规定。较好用亲子游戏来代替。

04
4.喜欢拿自己孩子和别人比较

害处:

首先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在教育上对孩子过分严苛,其次让孩子容易受外界影响,没有信心,自卑。

改变:

不要用别人孩子的标准衡重自的孩子,让孩子顺其自然发展,只要没出现滞后、迟缓的情形,就不要过于担心。

05
5.过于爰护孩子

害处:

心疼孩子,什么也不让他做,但这样实际是剥夺了孩子的动手机会,让他没有学习机会,得不到锻炼,孩子就很难学会照顾自己的技能,同时出现依赖思想,变成一个“懒惰”的小孩,将来也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改变:

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给他分配一些事情,让孩子明白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06
6.当着孩子,宣泄你的各种不满

害处:

这样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也让他慢慢学会挑别人的毛病,而不能审视自身错误,学会错误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改变:

用公正的态度向孩子诉说,告诉他生活中有不美好的是事情,尽量试着给孩子更积极的印象。

07
7.说谎

害处:

孩子会觉得说谎不是错,他很可能也会学着说谎。同时,他可能也会对大人的做法感到奇怪和不解,而产生认识偏差。

改变:

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承诺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无论孩子在不在场,都争取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08
8.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

害处:

容易让孩子没有时间观,对不守时、迟到之类的不良事件没有正确认识,日后就很容易出现类似问题。

改变:

从小给孩子灌输时间观,让他们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平时做事一定按计划进行,严格按规定时间完成,不要总是来日方长。

09
9.不守交通规则

害处:

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无论出门在外或在家,都很容易遇到危险。

改变:

不论是否带着孩子出门,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平时也尽量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告诉他,这样做,其实是在保护自己。

10
10.当众批评孩子

害处:

这样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自卑。也会影响亲子间的情感,也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改变:

孩子犯错要及时指出,但态度一定要温和,告诉孩子他为什么错了,你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正,而不是打击他。

11
11.不爱运动

害处:

这是大多数家长的通病,忽略运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让孩子因为缺乏运动而导致某些技能发展落后。

改变:

多运动是利于自己也利于孩子的事情,平时尽量抽时间带孩子做一些运动和游戏,既锻炼身体也培养亲子感情。

12
12.脾气大,随时发

害处:

首先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增加孩子的恐惧情绪,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建设。同时会让孩子也成为一个暴躁的人,不能很好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的争吵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坏榜样,让他学会攻击性行为,如说脏话、粗话。

改变:

以上就是9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离不开健全的家庭教育观)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倾诉星球其它相关文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sxq.cn/sbzt/bUjk7nRB.html

Elva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Copyright www.qsxq.cn 【倾诉星球】 联系我们 |皖ICP备2021018307号-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