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爱听故事的流浪汉日期:2023-11-03 08:28:46人气:266+
通过述职发现自己变了
譬如,在本次述职过程中一些同学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结果呈现和总结不到位、日常思考不够多,成长和变化不明显等。 所以述职的目的是通过事情本身看人的成长变化,通过述职老板们关注的点有两个...,接下来具体说说
每一年的年中或者年终都有一场很重要的活动就是述职,需要花费一定精力投入,那么述职是一种形式吗?当然不是。
述职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手段和机制,通过这种机制除了对战略方向和项目进度进行把控,还对每个人的成长变化进行摸底。
譬如,在本次述职过程中一些同学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结果呈现和总结不到位、日常思考不够多,成长和变化不明显等。
所以述职的目的是通过事情本身看人的成长变化,通过述职老板们关注的点有两个,一个是价值和结果的呈现、另一个是个人的成长和变化。
接下来针对这两个点展开聊聊:通过哪些方式改变自己并有所成长,如何进行价值的定义和判断、结果及呈现。
通过事情本身看人的成长变化,我们需要让老板看到真的是在借事修人。所以成长和变化一定是通过事情本身进行总结反思带来的,不会通过冥想凭空产生。下面的几种方式也许会帮助到你。
结构化思考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从混乱到清晰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加工处理繁杂的信息,提炼要点,从而更加清晰的表达。这个话题很大,我们只需要关注两个关键的点:
概念不能多
有研究证明:人类短期记忆的容量大概在 7 个左右,范围是 5 到 9 个,所以尽量不要超过 7 个概念或项目。这在演讲或沟通中也非常重要。
有逻辑关系
大脑容易记住有逻辑关系的事物,逻辑关系分为纵向逻辑关系和横向逻辑关系
《金字塔原理》: 麦肯锡 40 年经典培训教材《金字塔原理》,每个职场人都必须看,就不多介绍了。
快思考: 是一种非理性凭直觉和思维惯性做出的思考和决策的思考方式
正确和有效的运用快思考需要进行大量的慢思考来实践和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惯性,在出现紧急问题时可以快速通过思考记忆做出反应。尤其在我们遇到线上故障时需要更多的日常思考和沙盘推演形成的经验总结来快速解决。
慢思考: 通过理性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和因果分析进行的思考方式
慢思考是理性的有逻辑性的思考,需要通过分析定义问题,衡量制定目标、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一系列思考步骤才能有效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具体方法有很多:
总之,在成长过程中,思考快与慢是相互交替的过程。当我们面对紧急情况或需要迅速做出决策时,快思考起到关键作用。而在复杂的问题和重要的决策面前,慢思考则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培养这两种思考方式的平衡,我们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做出更好的选择,并最终成为一个更明智和成熟的个体。
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非常好理解,但是我发现团队同学很难践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你在主动推着往前走。上面的原因就可以看出积极主动具体是什么,该如何来实践了,这里主要提如下两点:
自我意识和决策:积极主动的人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创造者推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或者被协同者。积极主动的人拥有自己的决策权,可以选择如何回应外部刺激,而不是被外界的条件和限制所左右。所以总的来说积极主动的人会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决策然后主动推动事情稳步向前发展。
举个例子:有些同学总是带着问题过来找你,“前面我们提过的xxx问题该如何解决?”,或者在某会议上总是直接抛出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确实是在推动问题发展,但是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没有做出自己的决策,所以我认为这不是积极主动的做事方式。
主动性和责任感:积极主动的人具备主动追求目标的品质,并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不将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或他人,而是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并承担起个人责任。一句话总结就是不抱怨不埋怨,遇到问题和困难不退缩,朝着目标一往直前。
举个例子:有些同学解决问题需要别人帮助时就感觉是直接过来要知道答案,或者问题没有解决,目标没有达成时总是有各式各样的原因,还是需要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尝试以及对自己的反思。
总之,积极主动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决策,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朝着目标一往直前,并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给出了如何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在任何项目动工之前,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最终想要达到的结果,强调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明确性,来驱动日常的决策和行动。定目标大家都很明确,但是有些目标却是过程指标,并没有定义清楚事情本身最终目标,另外一个是如何针对目标进行拆解并落实到日常过程中。这里给出几个关键点供参考。
确定目标: 在确定目标我们要秉持长期主义,所以需要定制长期目标和拆解之后的短期目标,从追过程的角度我们还需要确定过程目标和最终目标,从上面的各个维度进行目标的明确。
在确定目标时可以多问自己几个“然后呢?”,性能优化RT提升了xx ms,然后呢?修复了线上xx bug,然后呢?
明确优先级: 基于拆解出来的短期目标及过程目标,在日常落实中要保证顺利进行不被其他琐碎事情耽搁,必须要通过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确定好事情的优化级。
经常会发现团队同学日常中“日理万机”但是OKR进度却不如预期,这跟“不会拒绝”有很大关系,“学会拒绝”并不是说来者都拒,而是要从事情本身的价值、自己的职责边界、自己事情的优先级等方方面面进行权衡来做选择。
过程和结果追踪: 定期不断的对项目过程和结果进行追踪,这就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来推动事情往前发展,主要是控制过程风险。
工作中你是否像救火队员一样,经常有很对紧急的事情要处理:帮忙跑个数据、帮忙改个配置、线上有个问题需要修复一下、一会儿有个会议参加下等等。很多同学自我感觉每天都很充实,但是却没有拿到结果,关键原因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资源,这里也给出几个关键点:
时间管理矩阵: 按照重要和紧急划分四个象限,将自己的事情按照维度划分进行判断哪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紧急 | 不紧急 | |
重要 | 重要且紧急危机、迫切问题限期完成的任务 | 重要不紧急建立人际关系锻炼身体 |
不重要 | 不重要但紧急某些会议某些bug | 不重要不紧急刷剧、刷抖音娱乐新闻等 |
总之,要事靠前,就是主动干掉一切“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消灭掉大部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让他们尽量减少。
这样你就可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上,并因此,把焦虑之源,“重要,并且紧急”的事情减少,做到防患于未然,达到“忙,但不焦虑”的“要事靠前”的境界,也就是比尔·盖茨说的: 我不忙,我只是时间不够。
在J哥带领下的聚石塔组织中创建了6个领导力,其中有一个领导力:及时双向有效沟通,里面很清晰的定义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选择什么时机进行沟通、应该准备些什么、沟通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及时: 及时是指在现场进行沟通,避免等到1个月后才想起要沟通,下面举个其他团队同学例子
团队某同学在S初显示出疲态,作为主管的我选择在S底谈绩效的时候和该同学聊,但是还没拖到谈绩效的时候,该同学主动找到我说要转岗,无法挽留,成为可惜流失的一名同学。
有效: 任何沟通都应该有所准备,尤其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包括方案上的准备、action的反馈等
双向: 沟通应该不一定只有上级发起,下级和平级在需要的时候都应该要发起。
沟通:这里才是小节的重点,如何进行沟通
《沟通的方法》结构化倾听: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期待。
情绪: 首先应该判断说话的人是在讲一个事实还是在抒发情绪,比如同事讲:领导老让我假班,这句话就是一种情绪,像一些总、总是、每次、经常、永远这些词都是情绪的路标词。
事实: 确定沟通内容的事实情况,可以通过反问句来确认“你想表达的是不是xxx”。
期待: 根据事实可以推测对方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以此给出共同的解决方案。
《非暴力沟通》沟通四要素: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其他沟通细节
生气之前先忍十分钟: 在与产品同学或者其他团队沟通时很难避免语言上的冲突,这个时候可以告诉自己让自己再忍十分钟。
表达清晰: 见过很多说话语速比较快的同学包括我自己,听众很难一时反应过来甚至没有机会理解说的内容,尽量放慢语速。
要有语调: 如果说话都是一个语调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就好比蚊子念经一样,让听众如坐针毡,难以继续往下听,所以在放慢语速的基础上要有语调。
目标的来源
目标的呈现
有了一个好的目标,我们如何能够快速落地拿到结果,需要做到两点即可:
执行力
在目标定义好之后,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拿结果,这里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执行力,好的执行力的特质。
细节力
除了执行力,细节力在拿结果中也会起到关键作用,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细节力的关键点
定了一个好目标,拿到一个好的结果,最后一步是需要打造影响力,让自己的价值能够输出,能够带给别人以帮助,无论是技术方案、还是技术产品或者说是流程机制、或者是流程机制上的改变。做到以下三点即可:
注:本文仅以技术研发视角对述职进行总结,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同学。
作者 | 幽霄
以上就是通过述职发现自己变了的详细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倾诉星球其它相关文章!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爱听故事的流浪汉"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798597546#qq.com(#改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sxq.cn/sbzt/8UU66v6n.html
Copyright www.qsxq.cn 【倾诉星球】 联系我们 |皖ICP备2021018307号-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