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like刘刘日期:2023-09-09 09:01:35人气:249+
关于第一印象很重要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几秒钟之后,这些讯息碎片就会在人脑中开始组建一份较为完整的 “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几秒到几分钟内一旦组建成形,再过几小时、几天、几个月时间,都难以改变。[2]跟踪研究发现:在 A...,接下来具体说说人的第一印象在
7月14日
人的靠前印象在 100 毫秒内就会开始组建,哪怕只是看了张照片,而且看了还不到一眼!
靠前印象为何如此重要?靠前印象一旦形成,会在别人的脑子里停留多久?
怎样做才能给对方留下比较好的靠前印象?长相、声音、语言和肢体动作,对靠前印象有怎样的影响?
相亲和约会时,做什么事、说哪些话,非但不能营造好的靠前印象,反而会毁了它?
这些心理学技巧,不是为了去 “套路” 谁,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力求知面知心的态度、和细节。
靠前重要的,是靠前印象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靠前印象在 100 毫秒内就会开始组建,哪怕只是看了张照片,而且看了还不到一眼![1]
这下知道简历和社交网站上的个人照片,地位是有多么举足轻重了吧?短短十分之一秒,你的脸就会透露出你的个人特质(比如可信赖度、能力强弱、受人喜好程度等)。几秒钟之后,这些讯息碎片就会在人脑中开始组建一份较为完整的 “靠前印象”。
靠前印象在几秒到几分钟内一旦组建成形,再过几小时、几天、几个月时间,都难以改变。[2]
跟踪研究发现:在 A 对 B 的性格靠前印象形成之后,过了哪怕十几个月后再去询问 A,结果 A 对 B 的性格打分还是和最初的靠前印象差不了多少,除非…… 除非这个 A 接下来和 B 有很多深度交流与互动的机会,能在 B 身上发现和之前靠前印象大相径庭的地方。
但!前!提!是:这个人得有兴趣再见到你、给你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才行啊!!!
所以,塑造一个比较好的、也让人记忆深刻的靠前印象,不仅能让对方对你保持长远的好印象,更能为你自己赢得更多表现的机会!
长得好看、声音好听的人,生而有光环加持
SO,问题来了:怎样的个人特质,包括长相、讲话声音、言行举止、肢体语言等,会导致怎样的靠前印象呢?我们先来看颜值和声音。
美国 大学的心理学家 ,通过研究人们看照片后、对照片中人的个性和特质打分之后,发现以下 3 种面部特征,特别容易被写入靠前印象:[1]
① 一张 “健康” 的脸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想谁都不会选择和不健康的人长期在一起共事,更别说是考虑和 ta 一起成为恋人和家人了。
一张左右水平对称、脸部器官比例正常、清晰光滑的脸,被认为是 “健康” 的代名词,它象征着一个人的基因多样性(对繁衍后代有利)、和很强的免疫系统。
相反,一张不健康的脸会让人觉得 “这人身上可能有传染病”,于是本能产生 “保持距离” 的感觉。
② 娃娃脸:人见人爱,但能力还有待考证
一个长着娃娃脸的人,和小孩子一样,很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
所谓的娃娃脸,具体来说是指:大眼睛、大额头、短下巴、还有一颗圆圆的脑袋。
但 教授也同时指出:这些人虽然让人容易亲近,但在职场上创造的靠前印象未必好,因为娃娃脸给人的感觉是能力不强。不过若能够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必会发光,到时候人缘和能力都有,就完满啦。
现在知道了,那些用 和美图秀秀、加上各种滤镜和磨皮效果的人,其实除了对美的追求,说到底是想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啊。
③ 看起来面熟的人,有特殊加持
…… 但这加持的内容未必都是好的哈。
研究表明,当我们靠前次见到一个人时,如果这个人和我们认识的另一个人长得比较像,那我们会把对那个人的印象照搬过来、变成对眼前这个刚见到的陌生人的靠前印象。
至于那个目标人物的形象究竟是好是坏…… 只能听天由命了。
④ 讲话音调高低和性格的关系
怎么,是不是发现这个世界满是 “颜控”?呵呵,还有 “声控” 呢!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讲话音调高的人容易被贴上 “值得信赖” “讨人喜欢” 的标签。[3]
但声音低沉的人也有他们的优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讲话声调低的人,比较容易营造 “领导能力强” 的印象。
还有,人们在正式场合、需要代表团队、或者是宣读通告、发号施令的时候,有时也会刻意压低自己的音调,这也是为了营造一种 “我是领导” 的感觉。[4]
研究者们在报告里还写道:女性的声音都比男性高,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何女领导比男领导少的社会现象。
看到这里,那些天生颜值高、声音条件好的,现在偷着乐也就算了,其他人咋办捏?
别急,虽然一张求职简历或是交友网站上的照片可以影响别人对你的靠前印象,但 P 图太严重的人见面之后会 “见光死”。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中,你的言行举止对靠前印象的塑造,起到的可是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言行举止嘛,这些都是你可以靠自身努力来事先准备、自我提升的!
细节决定成败:
给求职和相亲/约会人士的建议
(你可以做的事 + 必须避免的坑)
以下几个建议,有的适用于职场上的面试,有的适用于情场上的面试,还有的不仅两者兼有、也适用于生活中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各种场景。[5-9]
① 预先 “调查” 对方的背景(职场专用)
所谓职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无论你是去参加面试、商业或是职场社交活动,都可以事先调查一下:面试官是谁(你可以直接询问目标公司)、什么身份?在活动中你的主要交流对象是谁、什么背景?
来自美国 University of Alabama 的心理教授 Rosanna Guadagno 建议你:针对每个你搜集信息的面试官或交流对象,预先写下几个对方最让你感兴趣的细节。你可以就对方的工作经验和背景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甚至可以把这些问题写在纸上带去面试和活动场所当作 “小抄”。
研究表明,当你能在面试和交流过程中、用专业礼貌的口吻、恰到好处地说出和对方有关的内容时,会营造非常好的靠前印象。对方会觉得你不仅是有备而来,而且你的这份准备,既证明了你的能力,也证明了你对这家公司、和公司里的人,都充满共事的兴趣。
② 自信力全开(职场+情场通用)
去面试?相亲见靠前面?谁都会紧张的,这很正常。
但能否把紧张情绪控制好,就看你行不行了。
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系的博士生 India Johnson 建议:首先,你要接纳自己的紧张情绪,别排斥和否定它。甚至,当你觉得在做演讲、面试、见到心上人的时候,如果已经紧张到话都说不利索、脑筋都不清楚了,这个时候可以暂停一下,勇敢和对方承认:
“不好意思,我想我是太紧张了”,然后简单描述你紧张的理由。
相信我,大家都经历过这种紧张,能够感同身受。你的坦诚,反而能为你营造一种可信的靠前印象。如果你故作镇定、但又内心翻滚导致思维不清晰、讲话没逻辑又不走心,那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还有你可以告诉自己: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是在了解你这个人,而这个世上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啊!所以在全世界,你都是今天这场面试和相亲任务的最佳答主!
在商业场合上,你一定要学会和对方握手,而且要有力地握住对方 1 秒以上、到 3 秒左右。握手的同时可以说一些 “能来到这里已经是很难得的机会,很荣幸能见到你” 之类的话,嘴巴和脸上带着尊敬,又同时通过手的力量和温度传递真诚。
③ 对方的问题一时回答不上来?反转问题,化尴尬为契机(职场+情场通用)
面试官问了一个问题,你想了下怎么都答不上来,感觉自己无能,自信心骤减,怎么办?
桌子对过的 ta 问了一个问题,你猜不透对方问这个问题的意图,又觉得自己准备好的答案难以让对方满意,场面尴尬,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可以把问题**成一种表达对对方感兴趣的契机。
④ 男女交谈时,把女方作为话题的中心(情场专用)
心理研究表明,在男女相亲、或是恋爱初期彼此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如果男女双方聊天的话题是以女方为中心的,这场相亲和约会收获成功的机率更高。
所谓的以女方为中心,不是说男方不说话,而是:男方应该把握女方比较感兴趣、愿意讨论也方便说的话题,通过问问题、辅以自己在同一个话题上的经历等方式,让女方在这些方面有更多表达的机会。
这里的话题不一定是指她的私生活(初次见面能涉及深度隐私的概率很小很小),而是她对工作的看法、社会现象的见解、甚至只是生活中交通啊购物啊等等方面的小牢骚,都可以拿出来发散。
男方可以配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加以评论、也适当坦露自己的看法,继而让女方继续说下去。如果女方在说完自己的感受后,反问男方,男方也应该坦诚回应。
所以,这不是谁说得多、谁说得少的问题,关键是交谈的话题以谁为中心。
⑤ 基本的礼貌:遵守礼仪、恰当得体(职场+情场通用)
这家公司是否有什么规定?面试通知上写到的所有注意事项是否已经遵守?
相亲对象的文化和家庭背景是否了解?你自己认为的得体和恰当,在对方的背景下,是否仍然得体恰当?
越来越多的公司现在会考量求职者与企业文化中的 “契合度(fit) ”,毕竟接下来如果你被录用的话,会在这个团体和这个文化圈里的人相处相当长一段时间。
谈恋爱就更是如此了,两人是否相配,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预先了解目标公司和对象的背景、并把这些背景中透露出来的 “礼仪和规则” 做到极致,就是你能突出 “我和你(们)非常合得来” 的一种有效信号。
在职场面试中,如果你实在找不到相关信息,对方公司也没明说什么要求,而你也没什么内部渠道可以拿到小道消息,那就记得:尽量穿正式、保守一血。西装领带皮鞋,走起!至少我们做到了尊重,这准没错~
⑥ 相亲和初次约会的 3 个大坑,你千万别踩(情场专用)
这里还要特别叮嘱一下即将去相亲、和 ta 初次约会的你…… 下面 3 个特别常见的坑,你可千万要 hold 住自己,别掉进去啊:
和对方谈起自己的前任。你可以大方地承认自己有过前任,但绝对不能细讲上一段(或者上N段)感情经历的细节!“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家店,我之所以选这里,就是因为我和前任的靠前次约会也在这里。当时我对她是真心的,我觉得我对你的感觉也是一样,心砰砰跳的……”
艾玛,你觉得这个例子举得很好是吧?逻辑也说得通是吧?得了,你这不是例子,就是个毛栗子。
但与此同时,在以往的感情经历上撒谎、特别是在性经历上撒谎,也是不可以的。这倒不是在假设谁谁谁还有*女和处男情结所以避而不谈,而是如果对方在意这一点,你就要大方明说。
研究表明,在性经历上故意撒谎、将来拆穿的时候,对亲密关系初期的质量伤害很大。
为了突出自己(自认为的)某些优点、让别人记住自己、特意放大和强调这些地方。
你这是在做论文演讲吗?举出自己适合做恋人的 A B C,给出 A1 B2 C3 各种例证……研究表明,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对方不仅会觉得你烦、没留给对方表达自己的机会,还会造成 “ta 特意强调这些,要么就是实际上这些地方其实不怎么样,要么就是除了这些还能说得上来,其他地方都糟透了” 的印象。
的确,对方这样想不一定对,但你不能助长对方往这方面想,OK?
- “套路”,其实是为了真诚 -
做这篇文章选题的时候,有位编辑同行问我:“这些技巧,算不算是在耍花招、利用、甚至控制别人?”
我想了想,回答说:这取决于一个人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
首先,故意的欺瞒、特别是那种恶意的欺瞒,当然是不可取的;这不仅不道德,而且是藏不住的。
在谷歌随便搜搜关键词都会发现:有太多的人在面试和初次约会的时候撒谎。
—— 撒谎,似乎已经成为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在相亲时赢得青睐的必需品。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情场,假设你真的成功通过欺瞒获得了一次工作机会、或是开始了一段恋爱关系,时间一长,纸都是包不住火的。而且,背负一个谎言那么久、甚至是要通过欺骗自己来不断圆谎,这必定是很痛苦的,不是吗?
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些 “策略”,来主观地营造更好的靠前印象呢?
我想,正确、正当的动机应该是:通过这些努力和准备,为对方能够再一次、两次、三次地真正和我们相处、交流,也认识真正的我们,去创造宝贵的机会。
我们在文章开头提起的那些 “不到十分之一秒就会开始形成靠前印象”,其实是人的天生本能。
我们的祖先(甚至是演化*人之前的动物们),需要在很快的时间内辨别:另一个生物,是敌是友,是伤害还是资源,是否是能为自己繁衍后代的异性。
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作出辨别,谁就能占领更多生存和繁衍的资源,并把自己 “慧眼识人” 的基因和技能,传递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一代人又一代人,消失的都消失了,留下的也就留下了。所谓存在即合理,这些 “靠前印象” 的形成和对我们的影响,是人类演化的产物。[10]
但真正的人上人,是可以辨识、并驾驭本能的。
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HR 在招人时(特别是在招中高层管理人员时),已经不仅仅依赖传统的简历和面试,而是会通过小组任务、行为观察等客观 + 多人主观综合评定的方式,尽可能对求职者进行综合、完善的评价,避免少数几个面试官过快形成不成熟的靠前印象,差池偏颇。
这是印象形成方作出的努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的,而且做到这些也不可能完全屏蔽本能的印象作用。所以我们主观努力的意义,就是站在印象输出方的角度,通过上面列举的方法,争取让别人看到我们之后、对我们有个比较好的靠前印象、也给我们更多将来证明自己的机会。
这是一个双方共同努力、辨识本能、走向真实的过程。
所以,如果你认准了:这家公司、这个人,真的是你所好;那么为了彼此可能的未来,除了去努力打磨你本身的专业能力外,这些印象管理技巧也是不能忽视的。
References / 本文参考文献:
[1] , L. A. (2017). First from faces. in , 26, 237-242.
[2] Mark Rowh on APA.org. First Count. (2012)
[3] , P., , A., & Belin, P. (2014). How do you say 'Hello'? from brief novel . PloS ONE, 9(3), .
[4] , C. A., , R. C., & , S. (2012). like a : voice pitch of in both men and women. of the Royal of B: , .
[5] T. Cohen, "It's not you, it's me... no, it's you: of what makes a first date or not," & : An 20, no. 1 (2016): 173-191
[6] Etcoff, N. L., Stock, S., Haley, L. E., Vickery, S. A., & House, D. M. (2011). Cosmetics as a feature of the extended human phenotype: Modul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biologically important facial signals. PLoS ONE, 6(10), e25656.
[7] , R. E., & , R. B. (2007). in in : A . Sex Roles, 56, 483–494.
[8] , L. P., , S., , P. J., & , S. D. (2009). based on . and , 35, 1661–1671.
[9] Raki, T., , M. C., & , A. (2011). When it how you it: The of on job . of , 102, 868–883.
[10] , M. Bases of First . in N. & J. J. (Eds.), First . New York: Press.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以上就是第一印象很重要(人的第一印象在)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倾诉星球其它相关文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sxq.cn/qgss/bUsW11BB.html
Copyright www.qsxq.cn 【倾诉星球】 联系我们 |皖ICP备2021018307号-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