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星球 > 婚姻情感 > 文章详情

结婚有几中说法(结婚换一种说法)

投稿:那位张同学啊日期:2023-09-13 08:21:51人气:258+

结婚有几中说法

结发“结发夫妻”一词源于古婚礼中的”合髻”,俗称元配为结发。女子出嫁的文雅说法:1、于归出自《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古人认为,夫家才是女子最终的归宿,女子出嫁到夫家才算是真...,接下来具体说说结婚换一种说法

1、喜结连理

连理指的是连理枝,连理枝的意思是两棵树的枝条连生在一起,比喻夫妻恩爱,所以结婚也叫做喜结连理。

结婚有几中说法(结婚换一种说法) 2、秦晋之好

春秋战国时期征战频繁,人民多死于非命,有些诸侯国为了缓和矛盾,也曾通过联姻来建立和发展邦交,当时秦国和晋国就世代互相婚嫁结为姻亲,因此后人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3、结发

“结发夫妻”一词源于古婚礼中的”合髻”,俗称元配为结发。

女子出嫁的文雅说法:

1、于归

出自《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古人认为,夫家才是女子最终的归宿,女子出嫁到夫家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家。

2、出阁

“阁”即“闺房”,古代未出嫁的女子都住在阁楼上,不能轻易露面,所以把女儿出嫁称为出阁”。

3、出适

本义是往、至,女子到夫家寓意女子出嫁。但“嫁”和“适”有等级区别,高层社会女子结婚用嫁,中低层女子结婚用适。

古代结婚有哪些叫法?各个朝代的结婚年龄是多少?

古代结婚叫法众多,不同地位的人结婚叫法也不同。

如官富之家结婚叫联姻,而高贵女子嫁给贫穷男子则叫做下嫁。

普通家庭结婚叫成亲。

因还是普通家庭较多,所以成亲之词在古时广为流传。

结婚的年龄各朝也是相差不多。

大概是男15。

女12到13。

一、古代普遍结婚过早 自秦朝起,嬴政颁布婚姻制度,男15,女12便要成亲。

而到了汉朝后女过20未出嫁者还要罚款。

后面还有朝代女子20未出嫁则由官府出面,将其指婚给单身男子。

可见当时男子是不愁娶妻的。

而过早结婚也是有原因的。

古时战乱居多,卫生条件也不好,导致婴儿成活率不高。

再加上人们去世年龄都不是很大。

为了保证国家人口数量。

所以帝王们统一都采取早婚制度。

以此来保证人口数量呈正数增长。

所以古代男女均是很小年龄便结婚生子了。

二、贵族富人子孙结婚年龄 在古代也是一夫一妻制的。

若强行要娶二妻,官府便会将男子与二妻打入大牢,立法上规定是判处两年牢狱。

而妾则没有限制。

我们也听说过,古时贵族富人们的子孙自小便有童养媳一说。

那便是为儿子或孙子找的妾室。

童养媳在丈夫小时便开始照顾。

等大了也要教丈夫男女之事。

等丈夫成年能娶正妻时,这房妾室或可做个偏室。

在此看来,富贵子弟先有妾,后有妻。

而对于结婚年龄的限制,也是不存在的。

三、古时婚嫁叫法众多,年龄也多是过早 就我们现代来说,成婚年龄是男22,女20。

而古时各个朝普遍都是男15,女12到13。

战国时期,圣人孔子有说过男20,女15。

方可成婚。

但孔子并非当时帝王。

所以并没有按孔子的说法实行过。

而结婚的叫法更是不胜枚举了。

结婚的高雅叫法是什么?

结婚的高雅叫法是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的原义是春秋时,秦、晋二国世代联姻;后遂以秦晋之好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

出处: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秦晋之好”。

结婚的其他叫法

1、结丝萝,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和西厢便待要结丝萝。

2、结朱陈,来源于红楼梦第九十九回仰蒙雅爱,许结朱陈。

3、朱陈之好。意思指表示两家结成姻亲。出自《朱陈村》。

4、结缡。来源于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后汉书马援传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古时候的女子出嫁,母亲会将悦佩中结在女儿的身上,后来就成了结婚的代称了。

结婚有几中说法

英文:get 新中国成立前(古代)的叫法:成亲 中国成立后叫法新:结婚结婚周年别称1年纸婚;2年棉婚;3年皮婚;4年花果婚;5年木婚;6年糖婚;7年手婚;8年古铜婚;9年陶器婚;10年锡婚;11年钢婚;12年丝婚;13年花边婚;14年象牙婚;15年水晶婚;20年瓷婚; 25年银婚;30年珍珠婚;35年珊瑚婚;40年红宝石婚;45年蓝宝石婚;50年金婚;55年绿宝石婚;60年金钢钻婚;70年白金婚;80年钻石婚。

结婚的高雅叫法是什么?

结婚的高雅叫法是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的原义是春秋时,秦、晋二国世代联姻;后遂以秦晋之好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

出处: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秦晋之好”。

结婚的其他叫法

1、结丝萝,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和西厢便待要结丝萝。

2、结朱陈,来源于红楼梦第九十九回仰蒙雅爱,许结朱陈。

3、朱陈之好。意思指表示两家结成姻亲。出自《朱陈村》。

4、结缡。来源于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后汉书马援传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古时候的女子出嫁,母亲会将悦佩中结在女儿的身上,后来就成了结婚的代称了。

以上就是结婚有几中说法(结婚换一种说法)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倾诉星球其它相关文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sxq.cn/hyqg/bkeaRvBR.html

Elva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Copyright www.qsxq.cn 【倾诉星球】 联系我们 |皖ICP备2021018307号-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